12月8日晚,第十六届北京快板邀请赛暨京津冀快板邀请赛艺术分享会在东城区文化馆风尚剧场成功举办。曲艺名家李立山、高洪胜、金霏、徐涛参与本次分享会,与现场决赛选手和快板爱好者交流互动,深入探讨快板快书艺术,共同感受传统曲艺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快板“快” 易传播 形式多
分享会开始,三位嘉宾阐述了快板艺术的独特优势。快板表演要求心快,嘴快,眼快。多次登上春晚舞台的相声演员金霏说:快板携带方便,快板在演出时对场地的要求不高,被称为“文艺宣传的轻骑兵”。
现代快板在传统快板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音乐元素和表演技巧,如音乐伴奏、舞蹈动作等,使表演更加丰富多彩。快板词儿语言生动、俏皮,合辙押韵,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演员运用快节奏的韵律和生动的语言来表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这种独特的表演形式本身就极具吸引力和传播力,让观众在欣赏时能充分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在欢笑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严基础 重内容 创精品
本届大赛涌现出众多出色的原创作品课,作品源于生活,紧贴时代。分享会中,三位嘉宾分享了新时代背景下的快板创作。快板的内容往往贴近百姓生活,反映社会现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使得快板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始终保持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李立山说:如今的快板大多说的多,唱的少,希望在今后的快板创作中,不仅注重技术,更多的要加强故事内容的研究,要钻研快板节奏、句式编排与作品内容的结合,保持快板艺术“打板说书讲故事”朴素本色,有感而发,创作出有真情实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好作品。
高洪胜:好的作品如同一把好枪,好的演员如同好的子弹,两者结合才能打得准、打得响亮。
随后,高洪胜先生为大家带来了他父亲的代表作山东快书《武松打虎》的片段展示,精彩的现场示范教学将现场气氛推向最高点,观众们在大饱耳福的同时,也得到了珍贵的大师指点,感受到曲艺的无限魅力。
本次艺术分享会参赛选手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也积极地促进了快板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未来,东城区文化馆将继续为更多快板艺术传承者和爱好者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期待更多快板名家和爱好者的加入到我们的活动中来,共同推动快板艺术的繁荣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