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婉明
【摘要】京剧就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京胡作为京剧中首屈一指的主要乐器,延续至今,但已垂垂老矣,我们要让它焕发鲜活的生命力。就要通过创造性转化,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加以利用改造和创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含义,激活生命力。随着时代变迁,我国音乐事业的迅猛发展,京胡音乐的表现方式也随之今非昔比,渐渐地由单纯伴奏的角色,逐步发展成为音乐舞台上的主要角色之一,由原先只能在京剧演出中奏传统曲牌到当今可以在音乐舞台上独自表演京胡器乐曲。它蕴藏着巨大的艺术潜能和音乐魅力,从它发展的这条道路来看,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借鉴并去研究的东西。
【关键词】京胡音乐、结构形式演变、交响乐民族乐尝试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我们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任何一个民族现有的文化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和丰厚积淀。
京剧就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京胡作为京剧中首屈一指的主要乐器,延续至今,但已垂垂老矣,我们要让它焕发鲜活的生命力。就要通过创造性转化,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加以利用改造和创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含义,激活生命力。随着时代变迁,我国音乐事业的迅猛发展,京胡音乐的表现方式也随之今非昔比,渐渐地由单纯伴奏的角色,逐步发展成为音乐舞台上的主要角色之一,由原先只能在京剧演出中奏传统曲牌到当今可以在音乐舞台上独自表演京胡器乐曲。它蕴藏着巨大的艺术潜能和音乐魅力,从它发展的这条道路来看,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借鉴并去研究的东西。先让我们粗略的了解一下传统的京胡曲牌。曲牌就是曲的调子的名称。京胡曲牌绝大部分是从昆曲中笛子或唢呐曲牌移植过来的,如“小开门”“万年欢”等,另外也有一些是来自民间的丝竹乐曲,还有一些是从梆子戏过场音乐学来的。它通过多年在京剧舞台上的实践磨合,已经形成一种别具一格的韵味,具有古雅潇洒的旋法明快铿锵的节奏。
京胡器乐曲是近些年来随着京胡演奏不断地发展,民族音乐不断地创新社会文化不断前进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称呼。“器乐曲”顾名思义就是由乐器演奏的音乐。它同“曲牌”的意思其实在本质上没有太大的不同,应该说只是称呼的名称不一样了。但我们如果将传统曲牌和当今的器乐曲同时做一下比较的话,不难看出从形式到一些细节是有了很大的区别。这主要是表现在“传统”与“当今”两词上时代的变迁,时间的演变让两者之间有了不甚相同的地方。
一、结构形式的演变
(一)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传统的京胡曲牌在以往的使用中只处于附属地位,因而它的表现形式也相对于当今京胡器乐曲简陋许多。传统京胡曲牌的演奏只是由二胡、月琴、三弦、阮一些小型民族乐器便可以完成演奏,并且达到所要表现的效果。但当今的京胡器乐曲完全不同。它为充分表达所要表现的思想内容,借助了其他乐器并与之合作。为达到音乐立体化,当今京胡器乐曲大多采用大型或中型乐队衬托京胡这主奏乐器。这其中包括与交响乐队合作的京胡交响协奏曲,与现代电声乐队合作的京胡轻音乐,京胡爵士乐等。传统京剧曲牌和京胡器乐曲的表现方式上是不同的,传统的京胡曲牌是在侧幕旁的幕后表演,而当今的京胡器乐曲基本上是以“主角”的位置展示在台前。它以主角的姿态屹立在音乐舞台上,有了新的生命力,使传统的京胡乐器进一步展示了他独有的魅力。首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用音乐会的方式出现在的各大舞台,可以作为戏曲晚会的开幕曲;其次它还可以作为电视剧的背景音乐《大宅门》或是电影主题曲《英雄郑成功》;再次是在当今的流行歌曲中也出现了京胡的演奏《唱脸谱》《真美的诗》;最后是一些改编的小曲《紫竹调》整体效果非常好,当然这并不能称之为京胡器乐曲,但如果从广义方面去理解,我认为这也算是京胡音乐的一点另类体现吧。
(二)传统曲牌结构变化
在传统京胡曲牌的诞生的那个年代,它几乎只用于京剧中扫院、更衣、梳妆、设宴、祭奠、行路等一些情节。在剧中只起到衔接、赶场、附属的作用,或者说只是一种音效的作用,并没有任何过高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京剧曲牌的需求更高,结构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曲牌的篇幅基本上普遍较短,全曲演奏一遍时间不是很长,因此对它们的运用通常是无限反复的,传统曲牌收头很多,很灵活,通常都是跟剧情的需要临时决定在什么地方结束。如果按曲式来分析,我想也只能算是一段体的重复演奏,或叫做单一板式的重复。如《哭黄天》《八板》……也有旋律稍长一些的曲牌,例如《夜深沉》《哪吒令》等,使用时只是从头到尾演奏一遍。整首曲牌结构的变化也不是很大,只是通过速度的变化形成旋律上起伏,并没有形成多板式、多段式的结构。当今京胡器乐曲在曲式结构这方面就有了很大的改进。尤其是大型协奏曲。音乐构思是整体的,结构划分也非常清晰。如,《虞美人》组曲,它根据古代历史楚汉相争的故事,将整体组曲大体的分为六个乐章,在每个乐章中按旋律的需要严格地划分了不同的乐段(或叫板式),结构十分严紧,第五乐章《夜深沉》曲式结构就非常明显,在这段音乐中作曲家大胆地把单一的板式发展成由行板、小快板、快板、垛板、急板等多种板式组成的大型乐曲,这种曲式结构的发展可以更加清楚地表现乐曲所要抒发的感情,更加丰富乐曲的可听性。
(三)演奏形式的变化
民乐中[夜深沉]的初次尝试—[剑舞]
[剑舞]是一支民族古典乐曲,由许讲德女士根据京剧曲牌[夜深沉]记录改编,体现了我国特有的京剧音乐,使[夜深沉]融入到民族乐曲之中,并被选作全国二胡考级作品集的曲目。作为第一支京剧风格的民族乐曲。虽然篇幅不长,但足以看出京剧音乐的魅力,使人们更加了解京剧音乐。[剑舞]为了更加符合民乐的感觉,稍微加以改动。原有的京剧风格并没有改变,只是由于器乐的不同演奏出不同的效果,乐器材质的不同、制作的不同、音色的不同、弓法技巧运用的不同,给人们不同的音乐感觉,它的出现只是一次小小的尝试。随着时代的需要,致使京胡器乐曲的风格也比较多样化。如京胡协奏曲、京胡轻音乐。京胡与大提琴二重奏,京胡独奏曲等等,是京胡乐曲多种风格的出现,逐步形成了演奏家们在概念理解上的不同,如《恋》它是一首京胡轻音乐,这首乐曲中的京胡音色非常的华丽,猛地一听有些像小提琴,但又不失京胡本身的特色。加上电子音乐的铺占和后期的混响制作,演奏出来的效果非常动听,声音不超前,音质不粗糙,但仍保留粗犷写意色彩。这些音色的变化我认为更加符合现代音响拾音技术,更加适合与其他音乐相融合,从而体现出音乐整体的层次感。通过现代音响的处理,它的音色比以前更宽,更柔和,在与其它乐器的配合中也更加有了一些“含蓄、高贵”的色彩。
二、交响乐民族乐的尝试
(一)交响乐的运用
京剧音乐的创新是适应时代的创新,有一段时间它采取了许多传统程序,既是历史文化的沉积又是艺术探索中的停顿。如何改革创新成为了戏曲音乐发展的一把钥匙。因此,在那个时代样板戏出现了,这就是戏曲音乐与交响乐结合。交响乐介入戏曲音乐丰富和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是土洋结合的突破性尝试,可以说戏曲交响是戏曲音乐的一个品种,也是交响乐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
随着一些现代戏的复演,交响乐再次出现,在一些剧目如《智取威虎山》、《杜鹃山》等演出时,都有大型交响乐伴奏。这种伴奏形式给观众带来了欣喜,烘托了演出气氛,在某些场次和唱段上,有锦上添花的感觉,如《智取威虎山》中“打虎上山”“滑雪”两场,《红灯记》中“刑场斗争”一场等,有无交响乐伴奏效果就是不一样。
京胡交响乐《三国志》的出现,使京胡器乐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创新,作曲家吴厚元先生在创作中,对调性转变的运用有新的突破,打破了京胡传统把位的概念,大胆运用西洋作曲法,在一乐段连续不停演奏的情况下,不间断地进行乐句乐节的移调转调,使乐曲异常具有立体感。由于旋律发展进行中不停地转调,致使演奏家也很难在以传统的京胡演奏概念去完成,取而代之的是概念转变—固定调演奏。随着京胡乐曲的发展,它更加音乐化自我化。
(二)民族乐的运用
京胡组曲《虞美人》中的[夜深沉],它由最初在传统曲牌上稍加改动,发展为重新编著。从小小的尝试逐渐演变成真正的民乐器乐曲——《虞美人》中的[夜深沉]。以张素英演奏的《虞美人》中的第五乐章“夜深沉”为代表,进入了以传统曲牌结构为外形的纯创作领域。作曲家吴华先生为表现虞姬的飘逸舞姿、情深意切及舞剑时的英姿飒爽,无所畏惧时的精神而创作。吴华先生在传统曲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作曲手法,旋律一气呵成,极其流畅。乐曲层层递进、声声入耳,似飞瀑之下,一泻千里,多种情感充分释放。
开始由大鼓引奏采用4/4节拍,旋律变化不大,作曲家运用扩展手法,为配器留出空间,使管弦乐队更有用武之地,也更好的流露出情感,使听者更能体会乐曲的内在含义。行板曲调略带忧愁,中板极富舞蹈性,中板表现了虞姬外柔内刚的个性、心潮起伏的情态。通过变奏手法将中间部分演奏两遍,这两遍对比极为强烈。尤其第二遍速度较之快一些再一遍反复速度更快,通过这一遍反复与快板部分很好的衔接。快板即“华彩”段,由京胡独自演奏。用极快的速度,将虞姬绝妙的剑法,以音乐的方式展现给世人,达到了意到笔不到之境界。在乐曲即将结束之际,速度突慢而后经过二把的高音结束。整曲对演奏者的技巧弓法均有特别的要求。技巧上,一指的回滑基本要求用小回滑。指法上,中板内“3”的使用尽可能地用里弦三指,这使乐曲更具民族音乐风格。弓法上,快板开始几小节和中间几小节每板的第一个音要求推弓在技巧、弓法、指法上,当今京剧演奏者的演奏要逐步精细,既要保有京剧的特色又要吸收其它器乐技巧、弓法、指法的精华之处。在继承传统特色的同时进一步和国际接轨,这些现象正是概念理解不同所随之产生的,就好比传统京胡曲牌是“戏曲的音乐”而当今京胡器乐则是“音乐的戏曲”。
总之,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京胡京剧音乐走向舞台,走到舞台的中央,全方位展示给观众呈现出新颖、别致的音乐风貌,要更具时代感、突出乐曲的内容,要达到优美、动听吸引观众的目的,充分吸收传统曲牌的优美之处,并加以全新的思维体现,发挥民族的特色,结合当今的需求。要更加音乐化,更富自我个性。伴随京胡京剧音乐新旧的结合创造性转化,继承传统,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才能使中国这个独特艺术形式创新性发展,为了中国民族音乐的腾飞,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兴盛,我们应该坚定不移的走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参考文献】
戏曲音乐的时代性
谈黄梅戏音乐的创新与发展
(注:在2021中国文化馆年会征文北京市评选中荣获二等奖。)